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

經濟13-02國民所得會計

13-2.1國民所得會計帳的項目

13-2.1.1國內生產毛額GDP(Gross Domestic Product)

意義

又稱為國內總生產。一國境內的居民,在一定期間生產的最終財貨與勞務,按市場價格計算的總值。

公式

GDP=最終財貨市場價格+最終勞務市場價格   (生產面法)

    wriπtD國外要素所得淨額  (所得面法)

    CIgG(XM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支出面法)

 

13-2.1.2國民生產毛額GNP(Gross National Product)

意義

又稱為國民總生產。一國的全體國民,在一定期間生產的最終財貨與勞務,按市場價格計算的總值。

公式

GNPGDP(本國生產要素在國外生產的所得–外國生產要素在本國生產的所得)

    GDP+國外要素所得淨額

 

13-2.1.3國民生產淨額NNP(Net National Product)

意義

又稱為國民淨生產。一國的全體國民,在一定期間生產的最終財貨與勞務的淨市場總值。

公式

NNPGNPD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生產面法)

    C(IgD)G(XM)  (支出面法)

    CInG(XM)

 

13-2.1.4國民所得NI(National Income)

意義

在一定期間內,所有生產要素參與生產活動的總報酬。又稱為按要素成本計算的國民所得

公式

NIwriπ

  GNPD–企業間接稅+補貼

  NNP企業間接稅+補貼

  NNP–企業間接稅淨額

 

13-2.1.5個人所得PI(Personal Income)

意義

在一定期間內,家計部門獲得的所得。

公式

PINI(營利事業所得稅+公司未分配盈餘+社會安全支付+政府企業所得+公營事業儲蓄+罰款)(政府移轉性支付+政府公債利息支出)

  NI–勞而不獲所得+不勞而獲所得

 

13-2.1.6可支配所得DI(Disposable Income)

意義

在一定期間內,家計部門可自由支配動用的所得。

公式

DIPI–個人直接稅

  CS

 

13-2.2國民所得會計帳彙整表

 國內生產毛額GDP

國外要素所得淨額

=最終財貨+最終勞務=CIgG(XM)   [支出面]

 國民生產毛額GNP

-折舊

wriπ+企業間接稅淨額+折舊     [所得面]

=投資毛額Ig–投資淨額In

 國民生產淨額NNP

-企業間接稅淨額

wriπ+企業間接稅淨額

=企業間接稅–政府補貼

 國民所得NI

-勞而不獲

 

+不勞而獲

wriπ

=營利事業所得稅+公司未分配盈餘+社會安全支付+政府企業所得

=政府移轉性支付+政府公債利息支出

 個人所得PI

-個人直接稅

=綜合所得稅

 可支配所得DI

-個人消費C

CS

 個人儲蓄S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