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

經濟13-04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-選擇題

【四技試題】

D01.下列有關平均每人實質國民生產毛額的敘述,何者錯誤? (A)無法顯示財貨品質的改進 (B)考慮人口數量與價格變動 (C)用以比較歷年或國際間國民所得的經濟指標 (D)可充分反映一國所得分配問題。[94商業]

平均每人實質國民生產毛額無法反映一國所得分配情況。

 

C02.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若某年度名目GDP210億,實質GDP200億,則物價指數為5% (B)計算GDP時,為避免重覆計算,只計算中間財貨與勞務的價值 (C)負產品的增加會使經濟福利淨額減少 (D)國外要素所得淨額等於GDP減折舊。[108商業]

(A)P210÷200×100105(B)計算GDP,只計算最終財。(D)國外要素所得淨額=GNPGDP

 

C03.下列有關國民所得之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國民生產淨額(NNP)等於GDP減掉折舊 (B)公債利息增加不會影響個人所得 (C)休閒價值的提高會使經濟福利淨額增加 (D)環境品質變化不會影響綠色國民所得帳。[109商業]

(A)NNPGNP–折舊。(B)公債利息增加會影響個人所得。(D)環境品質變化會影響綠色國民所得帳。

 

B04.若已知A2019年之名目GDP1,400,企業間接稅淨額=0、國外要素所得淨額=50C為消費支出、I為投資支出、G為政府支出、X為出口、M為進口,下列有關A2019年之敘述何者正確? (A)CIG1,550,則XM (B)若折舊=150,則國民所得=1,300 (C)A2019年的GDP平減指數為110,則實質GDP1,400 (D)在其他條件相同下,若A2019年之休閒價值提高,則名目GDP大於1,400[110商業]

(A)GDPCIG(XM)1,550(XM)1,400 XM-150,表示XM

(B)GNPGDP+國外要素所得淨額=1,400501,450NJ+間接稅淨額+折舊=1,3000150

(C)名目GDP(Y)=實質GDP(y)×GDP平減指數(p)1,400y×110%y1,400

(D)休閒價值對GDP沒有影響,是NEW會提高。

 

B05.當我們計算國內生產毛額(GDP)與經濟福利淨額(NEW)的差距時,下列哪一個項目不應該計入兩者的差距? (A)無益產品 (B)企業間接稅 (C)休閒的價值 (D)國外要素所得淨額。[112商業]

GDP

+國外要素所得淨額

 國民生產毛額(GNP)

–折舊

 國民生產淨額(NNP)

+未上市產品的價值(家庭主婦的勞務、水電工修理自家水電等設算價值)

 休閒價值

 技術進步與品質提升

 增加服務的地下經濟

 增進福利的政府支出

–外部成本(環境污染、生態破壞、都市化損失…)

 負產品(治安不良、生活不便、菸酒毒害…)

 無益產品(國防、警察、消防、太空研究…)

 經濟福利淨額(NEW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