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

經濟13-03國民所得在應用上的限制-選擇題

【四技試題】

B01.設一國的GNP3,600億元,物價指數為120,人口為300萬人,則該國的平均每人實質國民所得為 (A)120,000 (B)100,000 (C)96,000 (D)94,000 元。[90商業改編]

實質GDP=名目GDP÷GDP平減指數×1003,600÷120×1003,000億元

平均每人實質GNP=實質GNP÷人口數=3,000÷30010萬元

 

D02.假設某一國家物價指數1980年是1001990年是120;同時,該國名目國內生產毛額1980年是360億元,而1990年是480億元。請問如果按1980年的物價水準表達,該國1990年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應為多少億元? (A)300 (B)576 (C)432 (D)400[93商業]

1990年實質GDP=名目GDP÷GDP平減指數×100480÷120×100400億元

 

C03.A2008年之名目GDP21002008年物價指數為1052009年名目GDP24202009年物價指數為110,則下列有關A國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2009年之物價膨脹率為10% (B)2008年之實質GDP2100 (C)2009年之實質GDP2200 (D)2009年之經濟成長率為15%[99商業]

(A)物價上漲率=(CPItCPIt-1)÷CPIt-1×100%(110105)÷105×100%4.76%

(B)2008年實質GDP=名目GDP÷GDP平減指數×1002,100÷105×1002,000

(C)2009年實質GDP=名目GDP÷GDP平減指數×1002,420÷110×1002,200

(D)經濟成長率=(YtYt-1)÷Yt-1×100%(2,2002,000)÷2,000×100%10%

 

C04.假設某一國家僅生產及消費ABC三種商品,2009年之單位價格分別為152030元,產量分別為10015050單位;2010年之單位價格分別為202035元,產量分別為120100100單位,若以2009年為基期,則下列何者正確? (A)2010年名目GDP6800 (B)2010年實質GDP7900 (C)2009年名目GDP6000 (D)2009年實質GDP12750元。[100商業]

(A)2010年名目GDP=Σ(P2010×Q2010)20×12020×10035×1007,900

(B)2010年實質GDP=Σ(P2009×Q2010)15×12020×10030×1006,800

(C)2009年名目GDP=Σ(P2009×Q2009)15×10020×15030×506,000

(D)2009年基期的實質GDP=名目GDP6,000

 

B05.下列哪一種物價指數,係選取對消費者比較重要的商品與勞務編製成物價指數,用以衡量一般家庭生活成本的指標? (A)GDP平減指數 (B)消費者物價指數 (C)躉售物價指數 (D)進口物價指數。[100商業]

消費者物價指數是衡量生活成本的指標。

 

B06.若某國2009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(實質GDP)10,000萬元,2010年名目GDP11,000萬元,以2009年為基期之2010GDP平減指數為105,則下列何者最接近2010年之經濟成長率? (A)0% (B)4.76% (C)2.55% (D)5.61%[101商業]

2010年實質GDP=名目GDP÷GDP平減指數×10011,000萬÷105×10010,476萬元

2010年經濟成長率=(YtYt-1)÷Yt-1×100%(10,476萬–10,000)÷10,000萬=4.76%

 

C07.A國在2011年、2012年人口數分別為4,500人與5,000人,假設A國只生產文具和鞋子兩種商品,其產量與價格如下表所示。若以2011年為基期,請問A國之2012年平均每人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為 (A)375 (B)416.7 (C)430 (D)505[102商業]

產品名稱

文具

鞋子

2012年實質GDP=Σ(P2011×Q2012)25×20,000300×5,5002,150,000

2012年平均每人實質GDP=實質GDP÷人口數=2,150,000÷5,000430

年\項目

價格

數量

價格

數量

2011

25

15,000

300

5,000

2012

30

20,000

350

5,500

 

A08.某一經濟體系有甲、乙、丙三種財貨,其2013年與2014年的生產量與價格如下表,若以2013年為基期,請計算2014年的GDP平減指數為多少? (A)110 (B)139 (C)190 (D)209[104商業]

 

2013(基期)

2014

2014年名目GDP=Σ(P2014×Q2014)14×125×330×4209

2014年實質GDP=Σ(P2013×Q2014)10×120×330×4190

2014GDP平減指數=名目GDP÷實質GDP×100209÷190×100110

 

數量

價格

數量

價格

1

10

1

14

2

20

3

25

4

30

4

30

 

C09.已知B2015年的實質GDP4002014年的GDP平減指數為100,下列有關B國的敘述何者正確? (A)2015年的GDP平減指數為125,則2015年的名目GDP320 (B)2015年的名目GDP500,則2015年的GDP平減指數為100 (C)若與2014年相比,2015年物價上漲率為20%,則2015年名目GDP480 (D)若與2014年相比,2015年物價上漲率為11%,則2015年名目GDP440[106商業]

(A)2015年名目GDP400×125%500

(B)2015GDP平減指數=500÷400×100125

(C)2015年名目GDP400×(1+20%)480

(D)2015年名目GDP400×(1+11%)444

 

D10.若某國在20152016兩年之名目GDP分別為2,2002,900,且2016年的GDP平減指數為145,下列有關此國的敘述何者錯誤? (A)2015年實質GDP2,500,則2015年的GDP平減指數必小於100 (B)2015年的GDP平減指數為110,則2016年的經濟成長率為零 (C)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0%,則2017年的實質GDP2,200 (D)2015年的實質GDP2,900,則2016年的經濟成長率為零。[107商業]

(A)2015GDP平減指數=2,200÷2,500×10088100

(B)2015年實質GDP2,200÷110×1002,000

  2016年實質GDP2,900÷145×1002,0002016年經濟成長率為0

(C)2017年經濟成長率10%(Y2,000)÷2,000×100%Y2,200

(D)2016年經濟成長率=(2,0002,900)÷2,900×100%-31%

 

D11.以下有關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描述,何者正確?(下列敘述中之PxPy分別表財貨xy之價格,而QxQy分別表財貨xy之數量) (A)某國2018年的中古車成交值為5,000萬,此會使2018年該國GDP增加5,000 (B)地下經濟規模提高會使GDP上升,而環境污染會使經濟福利淨額減少 (C)某甲於20181月至12月間,因家人生病將全職工作改為部份工時工作,月薪由6萬調降為3萬,此會使當年GDP減少3 (D)若某國僅生產xy兩財貨,第1年之Px2.5Qx100Py10Qy40;第2年之Px3Qx80Py12Qy60。若以第1年為基期,該國第2GDP平減指數為120[109商業]

(A)中古車成交值不計入GDP,避免重複計算。(B)地下經濟不計入GDP(C)會使當年GDP減少3×1236萬。

 

【其他試題】

A01.2004A國之名目GDP504億美元,實質GDP450億美元,則GDP平減指數為 (A)112 (B)102 (C)100 (D)89.29

GDP平減指數=504÷450×100112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